
新湖南客户端9月23日讯(通讯员 张祖智 何丽 唐孟明)面对持续严重的干旱,曾有“干旱死角”之称的东安县水岭乡,采取打井取水抗旱保长远、送水上门供当前相结合的办法,保障缺水村组群众的用水需要。
最近几天,东安县水岭乡吊牛坪村一组村民何解苹,一直抑制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。早几天的夜晚,得知村里打的抗旱井出水后,她连夜买来鞭炮在村中欢庆。东安县水岭乡吊牛坪村一组村民何解苹兴奋地说道:“抗旱井出水后我带鞭炮来打了,我太高兴了”。
吊牛坪村位于越秦岭山脉深处,由于村民居住在山上,就是在正常年份的七、八月份,村中部分村民也会出现生活用水困难。今年的长时间持续干旱,村里绝大多数的水井早在八月初就开始断流。为了彻底解决群众的用水困难,吊牛坪村党支部通过群众集、乡里助、部门拨等多种办法,筹措资金八万多元,聘请专业施工队伍,两地选址,终于在高山上打出了深度近两百米、日产水量超二十吨的抗旱井。东安县吊牛坪村支书张建华告诉记者:“现在把水井打好,全年的生活、生产用水都得到保障了”。
与吊牛坪村一样,水岭乡的牡丹、罗家等村的高山组,也是干旱地。早在八月中下旬,群众就出现了用水困难。水岭乡党委、政府组织送水车,每天送水上门,解决群众的生活用水困难。并将送水党员志愿者的电话,告知当地干部和群众,一旦缺水,可随时联系送水上门。
自今年七月初以来,水岭乡就把抗旱保生产、保生活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,全乡已投入抗旱资金近百万元,引导、组织村民兴建、维修灌溉设施三十多处,新增灌溉机械一千二百多台套,开挖抗旱井二十多口,保障了夏秋粮食小受损、不受损和村民生活用水需要。
东安县水岭乡党委书记邓峰表示:“水岭乡坚决树牢“抗大旱、抗长旱、防大灾”的思想,按照“以人为本、因地制宜、多措并举”的原则,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的防旱抗旱工作,全力保障群众安全用水,努力把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”。
责编:田文
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